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31)(1 / 3)

在船夫震惊的目光中,傅陵收回手,从容淡定地站起身来,正经得就像是自己什么都没做。他喃喃自语:我就推了一下,应该不算什么吧?

话落,他又深深看了谢昭的莲花灯一眼,接着转身朝船舱走去,独留那小小的莲花灯继续静静地、缓慢地顺着河流,向着城外的方向漂去。

结党

两月的时间眨眼即过。

谢昭每日走走逛逛,在督促百官尽心公务的闲余,也在山庄各处都留下了自己的足印。他今日邀请傅陵在亭里赏雨弹琴,改日受裴邵南之邀湖边垂钓,廖青风不值班的日子邀请他一起去围猎,他也兴致勃勃毫不推辞。

这日子逍遥快活,着实美滋滋。

待了两个月后,谢昭终于明白为什么陈福当初会说伴驾来成源是一件美差了。

只可惜日子过得再美,夏天也是要过去的。

等到九月气温降下一些,谢昭纵然再留恋避暑山庄的好日子,也不得不收拾好行李,跟着大部队开始回京。

秉文看他怅然若失,安慰他:圣上待您这样好,明年一定还会带您来的。

谢昭叹气,发自内心道:希望明年的山庄内,来的还是今年这些人。

秉文笑嘻嘻道:大家都在京城,您也不用担心谁会跑了。

谢昭被秉文说得心中熨帖,重新打起了精神,气势昂扬地点了点头:是的,明年谁要是不想来,我就用绳子把他们一个个捆来!

只可惜谢昭的好心情很快就被廖青风带来的消息击得粉碎。

身为皇帝近卫的金吾卫头领显然消息比谢昭灵通很多。

他偷偷和谢昭透露:回去后,京城估计少不了腥风血雨,你也稍微记得自己身为后辈的身份,凡事多听听窦大人的意见,不要跟着何大人一味莽莽撞撞往前冲。

谢昭被心中一跳:发生什么事情了?

廖青风压低声音回答:一个月前冯德麟在赶往同西的路上遇害了。冯家上下三十一口人尽数被杀,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冯瑞明还生死不知。

被杀了?!

谢昭惊得站起身,等头顶狠狠砸到了车厢的顶部,他才记起自己还在马车上。他嘶了一声,揉了揉头顶,重新坐下,问廖青风:查到是谁动的手了吗?太子、丞相还是别的冯德麟的政敌?

他接连抛出几个猜测,刚说出口,就蹙起眉头,自己否决这些猜测:应该不是他们。冯德麟都已经被贬了,他们用不着赶尽杀绝,让自己沾上一身腥。

廖青风附和:我也这样想。

谢昭沉思许久,抬起头,轻声问:是成王吗?他眼神复杂,忽的觉得有些凉,难不成他真的如此心狠?

冯德麟再不好,终归还是他的亲舅舅啊。

廖青风叹息:暂时没有查出来是谁动的手。

他和谢昭说:因为在成源不便处理,圣上已经把这事压了一个月了。如今回到京城,这事总要有个解决,毕竟是成王的亲舅舅,这事情估计不会小,你小心谨慎才是。

谢昭谢过他的好意。

回到京城后,果不其然,风波再起。

没过几天,谢昭在御史台就听闻成王跑到圣上面前去大闹了一番。宫里多少太监宫女都亲眼见着往日骄傲无比的成王在武英殿前从早跪到晚上,求圣上彻查冯家的死因,揪出幕后黑手。

秦厚德对他的要求不加理会,成王就长跪不起,最后跪了整整四个时辰,把自己硬生生跪得中暑晕了过去。

潘岳同谢昭提起这事时都忍不住感慨:以往我瞧着成王待冯家的人并不亲厚,还以为成王性格冷淡,谁能想到冯尚书死后,成王会站出来替他伸冤?铁骨铮铮的汉子,听说在晕倒前还要求圣上给冯家人一个道理。

说到此处,潘岳忍不住面露同情:毕竟是亲舅舅,想必成王心中实在是悲痛难忍。

铁骨铮铮的汉子?

谢昭不置可否:最后圣上答应帮冯家人查明真相了吗?

潘岳点头:当然答应了冯大人毕竟在朝为官多年,虽然做的坏事够多,但是多年苦劳,圣上对他一家的境遇还是有些唏嘘的。

他低声道:更何况冯大人毕竟是朝廷重臣,这一家上下说没就没的,不找出凶手的话,实在是没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谢昭再见到廖青风的时候也问他:冯家的事情有进展了吗?

他总觉得这事情不简单。

廖青风说:这事不归我们金吾卫管,目前是刑部在处理冯家的事情。

毕竟这人是谢昭,他顿了顿,还是继续道:但是我从刑部得来的消息是,杀害冯家的那批人好像和太子有关系。说到此处,他最后给出忠告:谢昭,千万别沾上这事,你离得越远越好。

与太子有关?这就涉及到敏感的皇位继承问题了。

谢昭明白廖青风的意思,不自觉严肃了面容,慎重地点了点头。

虽然做好了准备,可是谢昭没想到成王的攻击会来得这么快。更让他没料到的是,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