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永泰十一年!
&esp;&esp;随着各路诸侯王,各地将领陆续进京,京城越发热闹。
&esp;&esp;正月初一!
&esp;&esp;皇室宗亲,文武百官,朝廷命妇……
&esp;&esp;纷纷进宫朝贺。
&esp;&esp;萧逸身为平武侯石温的代表,身上挂着四品官职,理所当然出现在金銮殿上。
&esp;&esp;东平王看到萧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一声呵斥:“逆子!”
&esp;&esp;萧逸翻了个白眼,并不作声,也没给东平王一个正眼。
&esp;&esp;东平王大怒。
&esp;&esp;果然是逆子!
&esp;&esp;见到亲父,竟然不知行礼请安。
&esp;&esp;真以为靠上平武侯石温,就能无所畏惧吗?
&esp;&esp;幼稚!
&esp;&esp;东平王再次呵斥,“混账!”
&esp;&esp;萧逸呵呵冷笑,依旧不作声。
&esp;&esp;东平王抑制不住愤怒,指着他怒骂:“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esp;&esp;直到此刻,萧逸才肯拿正眼瞧着东平王。
&esp;&esp;“王爷果然贵人多忘事。我已经被逐出族谱,你我毫无关联,同朝为官,连同僚都算不上,凭什么我要给你请安?”
&esp;&esp;“你你你……”
&esp;&esp;动平王气得一张脸呈猪肝色。
&esp;&esp;他万万没想到,逆子胆敢在金銮殿上落他面子。
&esp;&esp;萧逸嗤笑一声,拂袖离开。
&esp;&esp;他怕自己说出更难听的话,将亲爹活生生气死。
&esp;&esp;气死亲爹,大逆不道啊!
&esp;&esp;而且还是在金銮殿。
&esp;&esp;不妥,不妥!
&esp;&esp;走为上策!
&esp;&esp;大汉将军挥舞净鞭。
&esp;&esp;文武百官,皇室宗亲,按序排好。
&esp;&esp;随着一声唱喝,永泰帝走上金銮殿,接受百官朝贺。
&esp;&esp;五年一次的诸侯王汇聚,永泰十一年正月初一的大朝贺,显得比往年更喜庆,更奢华,更富贵。
&esp;&esp;各路诸侯王不光送上新年祝福,还都送上价值不菲的新年礼物。
&esp;&esp;皇帝的内库,又多了一笔进账。
&esp;&esp;全程,人人喜气洋洋。
&esp;&esp;新年新气象,就算内心不高兴,面上也是笑呵呵。
&esp;&esp;本以为这是喜庆的一天,却没想到,竟然会有血光之灾。
&esp;&esp;金銮殿上,萧逸手持一根铁尺,直接捅入陶家二老爷的腹部。
&esp;&esp;陶二老爷惊呆了,望着萧逸,又低头看着捅入腹部的铁尺。
&esp;&esp;“你,你……”
&esp;&esp;为什么要杀他?
&esp;&esp;可曾结怨?
&esp;&esp;萧逸笑容邪气,凑到陶二老爷的耳边,“今日借你人头一用。”
&esp;&esp;“你为什么……”
&esp;&esp;“为什么杀你吗?因为你姓陶。”
&esp;&esp;啊……
&esp;&esp;金銮殿上,一声惊声尖叫。
&esp;&esp;“杀人啦!”
&esp;&esp;轰!
&esp;&esp;朝臣四散而开。
&esp;&esp;东平王双眼狂跳不止,定睛一看,“逆子!你竟然敢当众杀人?”
&esp;&esp;众臣瞬间回过神来。
&esp;&esp;“什么?杀人的竟然是东平王之子?”
&esp;&esp;“平武侯石温的外甥,杀了陶二老爷!石温要造反吗?”
&esp;&esp;“我看分明是东平王要造反!”
&esp;&esp;东平王急了,“此逆子,本王早将他驱逐家门。他所作所为,与本王毫无关系。请陛下明鉴!”
&esp;&esp;永泰帝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台阶。
&esp;&esp;此时,大汉将军已经冲入金銮殿,控制了局面,并控制住了萧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