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79节(1 / 3)

“好!”张顺听到这里,不由击节而起。

果然周述学的观点正是“第谷体系”,而邢云路的观点却是“哥白尼体系”。

不过,张顺想到这里,心中忍不住又泛起了一个疑惑。

他不由笑问道:“那不知先生持何观点?”

“草民与邢云路乃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自然也认为由于‘太阳一气之牵系’之故,无论五曜,还是地球都围绕太阳而行!”

“哦?”张顺听到这里,不由心中更加疑惑。

就算你认同“哥白尼体系”,但是也没有必要非得和认同“第谷体系”的传教士势同水火吧?

一念至此,他忍不住问出口道:“既然先生也认同‘西法’,如何与传教士一干人等关系如此恶劣?”

“认同‘西法’?此话从何说起?”魏文魁闻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哦,难道不是你认同的邢云路观点,传教士认同周述学的观点吗?”张顺闻言更为惊异。

“陛下这话从何处听来?”结果张顺话音一落,魏文魁比张顺更为惊讶。

“这周述学和邢云路二人观点虽然有异,但也是大同小异,皆为我中国之法,又有何异哉?”

“若细细深究起来,不过戈承科持周述学之观点,我持邢云路之观点而已。”

“至于然彼所谓‘西法’,‘与回回同,而加精密’耳,除此并无出奇之处!”

果然,张顺听到这里恍然大悟。

为何崇祯会把钦天监、魏文魁和传教士等人分为三家,让彼此多次验算。

其根本原因就是三家历法的根本原理不同,一个持“第谷法”,一个持“哥白尼法”,还有一个持“托勒密法”。

由于传教士献上的《崇祯历书》是以第谷体系为核心,兼顾托勒密体系和哥白尼体系,一度让张顺以为传教士秉持的是第谷体系。

当然,当张顺确认了魏文魁秉持“哥白尼体系”的时候,顿时明白了传教士不可能秉持第谷体系。

因为在西方传教士到来之前,中国天文学家对“回回历”的研究进展不大。

哪怕唐顺之这样的天才,也只能反推出一个大概,但是也出现了许多谬误之处。

说白了,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传统天文学家还不能掌握托勒密体系,自然也不能秉持托勒密体系的观点。

也正因为如此,传教士以《崇祯历书》为基础删改的所谓《历书新法》,不敢说明说三方秉持何种观点,反而宣称“第谷法”“哥白尼法”和“托勒密法”皆是传教士带来的新法。

那《崇祯历书》自然也只能是由教徒徐光启主持,在传教士龙华民、罗雅谷、邓玉函、汤若望等人参与下编制完成。

要是搁在前世,张顺对此自然深信不疑。

但是,这一世张顺自然不会轻信别人的言辞,更不会小觑任何一件“工程”。

像编制长达一百三十七卷《崇祯历书》这样庞大的一个工程,无论在哪一朝哪一代都是一项很大的工程。

就凭徐光启和几个传教士就能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完成,这莫不是一个天方夜谭?

其间必然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些人力物力自然也要掌握大量新的理念和算法,这才能够上通下达。

而张顺却在明朝档案中没有看到任何有关培训记录,这更进一步说明了《崇祯历书》大概率是由钦天监主导,部分吸取了魏文魁和“西法”的历书。

而传教士却企图贪天之功为己有,颠倒黑白,反过来污蔑中国的历法。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笑问道:“那《崇祯历书》可是由西局所独修?”

“陛下何出此言?”魏文魁闻言愈发不解,“那前朝末帝虽设三局,一别三家长短。”

“奈何修历乃国之大事,自然由三家共修。”

“经过几番较量,如今以钦天监为首,余则次之!”

原来那钦天监虽然持论不如魏文魁,奈何人力物力非同一般。

三方在不断较量过程中,魏文魁虽然颇有亮点,但是也出现过较大失误。

那徐光启和传教士等人算法尚不如魏文魁,也同样出现了较大失误。

如此几番较量下来,自然由计算结果较为稳定,误差较少的钦天监一方占据了上风。

如此以来,所谓的“第谷体系”自然在《崇祯历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哥白尼体系”和“托勒密体系”被排挤到次要地位。

不过,也正因为这件事儿,张顺突然警惕了起来。

既然“周述学体系”和“邢云路体系”能变成“第谷体系”和“哥白尼体系”,那么传统中国到底还有多少东西,被这帮人“偷去”了?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冷笑道:“魏先生一定疑惑今天为何问出这么多奇怪的问题?”

“却是昨日,传教士向我言说邢云路之论乃是远西哥白尼所传,周述学之论乃是远西第谷所传。”

“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