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1节(1 / 2)

不少以家庭为单位,担着豆子过来换豆腐的农人,开始想着要把自家的孕妇送过来。

他们边听着周胜的吹嘘,边和亲人商量起来,到底什么时候送过来最好。

而吹嘘的周胜。

心里却想着。

月女啊月女,您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我这么努力呢?

而在这些用豆子换豆腐的人当中,有个男人,站着听了好久。

直至今天换豆腐去周围村落的人都要走干净了,他才慢吞吞的上去,换了两担豆腐。

负责算粮食重量,切豆腐的韩硕没有察觉异样,倒是旁边给绳打结计数的楮冬,有些狐疑的看了男人一眼。

对方有点过于健壮,不太像农家子。

只是他实在是太忙了。

韩盈教了他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法,以及九九乘除口诀,楮冬拼命学,倒是都记住了。

但学会了数算,不代表他能解决记账问题。

没有纸笔,全凭记忆,肯定要记乱。

这可是粮食!哪能出错?

楮冬只能想各种办法。

用不同粗细的绳子打结记录交易数量,收一斤粮,就拿一粒装罐子里。

靠着这些辅助方法,楮冬硬是没有出现错账。

代价,就是楮冬全部的时间精力,都要耗费在整理绳子和罐子上。

压根抽不出来精力关注别人。

所以脑海中的疑惑一过,楮冬的注意力,就被计算这次交易的收益支出转移走。

和周围农人做同样打扮的男人,有些不熟练的扛起担子,向外邑了出去。

他没有去县城,也没有去村里。

而是沿着旁人不常走的路,走了一段之后,从隐蔽处牵出一匹驮货的矮马出来。

他把装着豆腐的筐用绳子绑在马的两侧,牵着马走了二十多里,推开祠庙的后门,宛若回家一样,走了进去。

职业安排

男人卸下篮筐,旁边等候多时的奴仆上前,把马牵走,而男人则担着篮筐,先是去了厨房。

厨房内,大掌勺一看男人出现,连忙迎了上来:

“奎师,您今天怎么有空来?咦?您这身衣服……”

“少管闲事儿。”

被称作奎师的男人警告了一句,紧接着又说到:

“这豆脂的名声,你肯定听过了,取块切一切,按照神师的口味,备些佐酱来。”

想要奉承,却被刺回来的大掌勺表情有些难堪,又不得不强挤出来笑脸,殷勤的抬起来一筐豆腐,切块,备料,最后放在一个精美的,木制黑色雕花食盒里。

如今火窑的技术不发达,只能烧制陶器,普遍认为意义上的瓷器,要出现在东汉。

大部分人能用的,都是陶器。

只是陶器普遍比较笨重、容易碎裂,由于其本身的吸水性,时间久了,还会附着上污渍。

所以陶器普遍是中下层人在使用。

而贵族们,更追捧木质的漆器。

甚至连皇宫内,也多以漆器为主。

这样的工具,价格自然不菲。

仅凭这一个食盒,就能看出此地主人的财力丰厚。

奎师拎起来食盒,也没有换衣裳,直接走向神师居住的地方。

神师正在院中。

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号。

沃河巫师。

不过,这是他早年的称呼,因为那时候,宛安县内的巫觋有很多,想让别人记得,就要让自己的名字更有辨识度才行。

而到了如今,大部分人对他的称呼,都变成了神师。

神师,其实是普通人对巫觋统一的尊称。

现在,它变成了沃河巫师一个人的称呼。

只要提神师,大家就认为是在说他。

这位名声大到如此地步的巫觋,也的确有几分神异。

按照对外的说法,他今年的年龄,已经七十有三。

看他发须皆白,满面沟壑的模样,就算没有七十三,那离这个岁数也差不到哪里去。

而这个岁数,在如今的稀有程度,等同于现代,在大家平均只活七八十岁的时候。

他活到了一百一。

能这么长寿,本身就是一件稀奇且神异的事情。

而这,只不过是他身上微不足道的一点。

他会预测天时,沟通河伯,知晓河水的涨跌,还会祝由,令神鬼显灵,杀鬼见血、念咒驱鬼,治伤病……

每一样,都是凡常人所不敢想的伟力。

现在,神师坐在榻上,他面前摆放着一个占卜吉凶的石刻式盘,奎师过来的时候,他还在卜算着吉凶。

听到脚步声音,神师也没有抬头,像早有预料般的问道:

“回来了?”

奎师的脸上满是恭敬,他跪坐在地上,将切成块,放置于碗内的豆腐、蘸料一一拿了出来,边拿,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